美文佳作美文佳作250字中华经典美文

  • 2023-05-30
  • John Dowson

  雷抒雁(19420818~20130214),男,陕西泾阳人,当代诗人、作家

美文佳作美文佳作250字中华经典美文

  雷抒雁(19420818~20130214),男,陕西泾阳人,当代诗人、作家。196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其成名作是为纪念张志新而写的长诗《小草在歌唱》。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2012年5月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并担任中国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诗刊》社副主编;1995年调鲁迅文学院任常务副院长;为国家特殊贡献津贴享受者。先后出版诗集《父母之河》、《小草在歌唱》中华经典美文、《云雀》、《春神》、《掌上的心》、《编年》、《雷抒雁精短抒情诗选》等十余部;出版散文随笔集《悬肠草》、《写意人生》、《分香散玉》、《雁过留声》、《答问》、《智者的忧思》等十余部。新近出版研究并以现代汉语翻译的《诗经》读本《还原诗经》。获得过各种文学创作奖,并有多种文字翻译诗作发表于国外。2013年2月14日凌晨1点31分,雷抒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1岁。

  我初次见到雷抒雁老师,是1997年9月在鲁迅文学院97级文学班的开学典礼上。没想到一位大诗人衣着朴实无华,待人热情友好,是那样的虚怀若谷。我是经著名作家黎辛、黄懿芬老师推荐被录取为这一届文学创作班的。开学典礼上,秦晴老师宣布我为文学班班长。时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雷抒雁一天突然把我和影视班的班长王效平叫到他的办公室,他亲手沏好两杯热茶端到我们面前,说话温文尔雅,像拉家常一样亲切自然。他问了班上的情况,然后说出了鲁迅文学院要派我们两个到陕西有色金属加工厂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的打算。我们欣然接受了任务。从陕西完成任务回来后,我便成了雷院长办公室的常客。

  我们经常在一个锅里搅稀稠,饭后在鲁院散步美文佳作250字、聊天、谈文学。他还请来了时任中国作协党组翟泰丰为我们作党的十五大报告,并到我们的宿舍问寒问暖,鼓励我们多出精品力作。结业那天,雷院长带领全体院领导和老师与我们合影留念,还组织了欢送午宴,点名让我代表学员讲话。雷院长和孙武臣副院长在结业典礼上夸赞我们这一届是鲁院创建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届。他颇有君子风度,不害人、不媚人、不怕人,这是他的书房名“三不堂”的来由。他做人真诚,为人和善,为了正义和真理却不惜燃烧自己的生命。他亲口为我讲述了创作《小草在歌唱》时的情境,临别时还送我《编年·雷抒雁诗选》与《扫云》两本著作,使我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给我以巨大的鼓舞。

  以下这篇文章应该是雷抒雁老师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2013年年初,《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策划推出一组名家书信,编辑部约请8位名家分别致信20年后的自己,从身边事入手,展望未来的生活。这其中,编辑就向雷抒雁老师约了一篇。约稿之时,雷老师正在病中,原以为他会因为身体原因拒绝这次约稿,未料到,他很干脆地答应了编辑的请求,并且如期地交了稿。雷老师的这篇文章,后来刊发于201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副刊“信笺上的中国”专版上。

  今日重读雷抒雁老师写给二十年后的自己,颇多感慨。在这篇不足800字的文章中,他以诗一般的语言,留下了自己对社会发展的憧憬、对人生命运的体悟。我从中读出了一种平和豁达的心境,读出了一种家国情怀的担当,也读出了雷老师心中燃烧着的对未来的希望。斯人已逝,他已经无法收到这封寄往20年后的书信了,而我们生者,却可从中体悟一颗诗人之心、赤子之心、智者之心。

  二十年,不能算太长的时间,但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已不可轻易言短。我想写给你,我二十年后的理想愿望和诉求,可是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如果是二十年以前,写给今天,我或许有很多话要说。那时我年轻,工资低,房子小,孩子也小,总觉得生活对自己太苛刻,想住大房子,现在看来许多不现实的诉求,当时却都成为一些悲切的愿望甚或一些可笑的牢骚。二十年过去了,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我自己,包括许多和我一样的人,或者比我更困难的人,都改变了命运,变得富裕起来。

  有时候真后悔那时候对社会有那么多的谴责和牢骚。如今,随着国家一天天的发展,我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要我为二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提出个人的生活诉求,我真是想不出来要写什么,我只是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中华经典美文,越来越发达,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二十年后,我已如耄耋之年,我不能判定我是否还能看到写给自己的这封信。我想起曹操的一首诗,叫《对酒歌》。两千年以前,他作为一个家和诗人,对社会生活提出了自己的宏伟理想。这首诗是这样的: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美文佳作250字。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

  今天,我们全民族正在努力完成一个中国梦,建设一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这正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一个梦想。

  二月十四日本来是个喜庆的日子,我却沉浸在悲痛之中——早晨收到来自北京的朋友的消息:著名诗人雷抒雁老师与世长辞了!

  雷抒雁老师是当代重要诗人。从诗歌编辑、诗刊主编到中国诗歌学会会长,经历了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诗歌的整个过程。他的一生可以说为中国诗歌而来。

  我从鲁院回来后,又从汝州调到了平顶山。我和雷老师仍然经常保持书信和电线月,在平顶山市第二次作家协会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我写信约雷院长赴会,雷院长说因忙不能到会中华经典美文,他特意让鲁迅文学院发了贺电,与会代表受到极大鼓舞。在一次全国征文领奖的时候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见到了他,他第一眼就认出了我:“郭进拴!97级班长!”作为颁奖嘉宾,他穿着朴素,侃侃而谈,我从他手里接过了大红的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散会之后我又找到了他美文佳作,请他在我早就准备好的诗集《小草在歌唱》上签名留念。

  《小草在歌唱》是雷抒雁老师的成名诗集。20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中国的刚刚开始解冻,但预示着春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为在“反右”和“”中蒙冤者进行的平反也没有开始。还是热血青年的雷抒雁在一次不经意间看到辽宁张志新烈士的事迹后,他被烈士的死难震撼不已:“那时候,我有大梦初醒的感觉,张志新的死让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对于不同思想、不同言论的残忍程度出乎意料。”。“那是一个思索的年代,一个反思的年代,一个不断地解剖自己,解剖灵魂,解剖社会的年代。”雷抒雁老师将满腔的热血沷洒在诗作上,满怀写就了《小草在歌唱》。

  这首悼念张志新的诗,受到国内读者的热烈关注,也影响了雷抒雁老师的一生。新时期以来,雷抒雁的写作与改革开放同步,如果说他的写作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对人生的理解与时代更为贴近了。

  2010年5月21日至5月26日,“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著名作家诗人采风创作活动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举行。鲁迅文学院前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雷抒雁和《人民文学》前主编、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韩作荣带领中国作协会员、《诗刊》常务副主编李小雨,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夏申江,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杂志主编王久辛,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熊东遨,中国作协会员、《长江文艺》主编、社长刘益善,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协杨克,中国作协会员、时代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洪波,中国作协会员、《诗刊》编审周所同,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出版社前编审傅天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文化部副主任王妍丁,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靳欣,中国作协会员、新耳文学工作室总策划陆浦东,中国作协会员徐红,中国作协会员、《诗刊》编辑彭敏,河南省作家协会、秘书长邵丽,河南省作协、诗歌学会会长马新朝,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单占生美文佳作,河南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陈麦启美文佳作,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党的生活》主编高金光等21人参加了这次采风创作活动。

  5月22日上午在平安大厦会议中心举行了著名作家诗人“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座谈交流,雷抒雁老师穿着一件褪了色的夹克衫,很随意,却也不失庄重。他坐在主席台的中间,讲话时提到两点,一是特别提醒诗人要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二是希望诗人要创作人们读得懂的作品。他的第二点明显是在批评诗歌界盛行的追逐古怪、先锋、朦胧的自我标榜的诗风。他说平顶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赛组委会邀请我们来采风创作,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置身这片热土,用诗歌来表现这片热土上发生的事情。座谈会后,我们在走廊迎面相遇,我一句“雷院长!”没落底,他就高喊:“郭进拴!97级班长!”我们紧紧拥抱,谈了很久很久。

  5月的鹰城,山水秀丽,近悦远来。“三苏杯”全国著名作家诗人采风团走进平顶山,在平顶山市掀起了一股强劲的诗歌风。

  此次采风活动是“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的一项重要活动。由鲁迅文学院前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雷抒雁,《人民文学》前主编、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韩作荣率团,21位我国著名作家、诗人组成了采风团。

  5月21日至25日,采风团一行走县区、进企业、看景观,聚焦鹰城发展,感受厚重文化,触摸城市脉搏,激发创作灵感。采风活动向著名作家、诗人展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平顶山、文化深厚的平顶山、正在崛起的平顶山。

  “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作为平顶山市举办的一项国家级文化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河南省委宣传部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目的是传承诗歌精神、弘扬三苏文化、提升鹰城软实力和影响力。

  正如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夏申江所说,平顶山市举办“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非常有意义,中国作协和地方联合举办全国性诗歌大赛这是第一次。

  5月21日,采风团一行抵平当晚,市委、市政府在平安大厦举行了欢迎宴会,市委美文佳作、宣传部长唐飞作了市情介绍,热情邀请各位作家诗人多走走多看看,为平顶山留下更多的诗歌精品。

  5月22日上午,采风团一行与我市部分作家、诗人座谈交流。听说雷抒雁、韩作荣和中国作协会员、《诗刊》常务副主编李小雨等著名作家诗人来到平顶山,我市不少诗歌爱好者慕名到平安大厦会议中心三楼会议室旁听。座谈会上,雷抒雁、夏申江和省作协、秘书长邵丽作了精彩的发言,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熊东遨畅谈了旧体诗的创作,认为平顶山的三苏文化得天独厚,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座谈会结束后,我市诗歌爱好者纷纷围住诗人虚心求教,合影留念。

  5月25日晚,在采风活动结束时,市委赵顷霖,市委、秘书长张遂兴,专程赶到鲁山县下汤镇皇姑浴温泉大酒店会见并宴请采风团一行,与作家诗人们就平顶山与诗歌话题亲切交谈。

  采风团对我市举办“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小雨说,举办“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体现了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发展的真知灼见和长远眼光。

  在采风过程中,作家、诗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想不到”——想不到平顶山的文化这么厚重,想不到平顶山的经济这么发达,想不到平顶山的风光这么秀美,想不到平顶山的人民这么好客。

  采风团一行在我市先后参观游览了香山寺、新城区、三苏园、汝州市汝瓷博物馆和汝瓷有限公司、中平能化集团一矿和帘子布厂、平高集团、尧山等地,我市厚重的历史文化、美丽的风景名胜给作家、诗人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他们对我市国有大型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

  采风团一行每到一处,都兴致勃勃地仔细听、认真看,时而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时而为意想不到的发现而高兴,时而沉浸在与古圣先贤交流对线日上午,在郏县拜谒三苏园时,作家、诗人们神情肃穆,仪态庄重。雷抒雁老师饱蘸浓墨,充满地书写了“十万里风鹏正举”、“天风海涛”两幅大字。

  几天的采风活动,让采风团一行切实感受到了平顶山文化的魅力和实力,感受到了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加快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参观游览的文化景观、城市亮点,不时让作家、诗人们涌出创作的冲动和灵感。雷抒雁老师满怀地写了《鹰翅下的土地》、《惊看汝瓷残片》,被收入《平顶山三苏杯全国诗歌大赛著名作家诗人作品集》卷首。他写道:“这是一片立福之地,最早的歌唱响在伟大的《诗经》。”“我以敬畏之心轻抚瓷片,指尖上染下久久不退的荧光。”

  但是,2013年这个春寒料峭的早晨,这位优秀的诗人、长者就这样匆匆地走了,离开了他热爱的诗歌,他热爱的人民……

  雷抒雁老师的逝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损失,这些天不断看到全国各地诗友的悼念文字,深感悲痛!……

  此刻,写下这段文字就当是记忆,就当是悼念美文佳作!窗外,蛇年的喜庆即将过去,你我又要开始一年的征程。雷抒雁老师走了,走得从容,走得平静,走得让人难以接受。一个朝气蓬勃、有说有笑的雷抒雁老师怎么会突然离我们而去了呢?

  抒雁老师的去世,无疑是文坛不可弥补的损失。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以及近年来又有一批极富特色的散文、随笔结集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应有的重要地位。1979年他以敏锐的诗性、激荡的思想与自我反省的批判意识,书写出震惊文坛的长诗《小草在歌唱》,感动了一代人!并成为新时期抒情诗最高成就之一,诗人雷抒雁因此名声大震中华经典美文。多少年后,许多人第一次见到雷抒雁时,仍会听到他们说:《小草在歌唱》太感人了,我们到现在还能背下来……

  此后,他的新作不断涌现。再后来,他的创作倾向于短小抒情诗,在内容上更注重观照人生的现实。在诗风上,他追求深沉、凝重而又不失飘逸。他始终认为“诗篇不过是诗人心灵的脚印”。近些年,他一边写诗,一边从事散文、随笔的写作。凡是发生比如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时,他都有独具特色的诗作发表;他的随笔和散文,有往事的回顾,有对现实的关注,还有针砭时弊、思想深刻的锐利篇章;他的故乡八百里秦川,许多风土人情的记忆,也时常出现在他散文的字里行间。2003年,正当他创作力旺盛之时,不幸患了癌症。虽病魔缠身,他却坦然面对!手术后很快恢复了常人的生活,常人的心态。其后的十年间,他深切思考、勤奋笔耕,好诗、美文常见于各大报刊,屡屡获奖。他的创作又获得了大丰收。面对这一切,他平静地说:“除了兢兢业业地劳动之外,哪怕一丝沾沾自喜和夸耀,都将是轻浮和无知的。”他真是文坛兢兢业业的耕耘者,他几乎是以带病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坚持写作。更令我惊叹的,是他为了让“远古的歌声自由歌唱”,竟花了多年时间,完成了一部近40万字的《诗经读本·国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两千多年来专家学者对其注释、解读的版本很多。而抒雁老师这部厚重的专著,是在他认真研读美文佳作、翻译、思索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以新的观点,解读“一个民族从远古发出的第一声歌唱旋律”,以便让今天的人们更加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悠久与灿烂!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艰辛劳动,是一项非凡的文化工程。

  此刻,我想起抒雁老师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诗刊》副主编时,在1994年为《诗刊》写的一期卷首语中,曾以自拟问答的形式提问:

  抒雁老师是个乐观主义者。他生性正直、热情、坦诚而达观。即使他不幸患上重症,仍能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然后战胜它”的乐观态度。从来没和我们谈论他的病、他的痛,总是泰然处之、一切如常。实际上他一直在默默地同病魔作着坚决的斗争。

  雷抒雁老师为人处世很阳光,他热爱生活、怜悯百姓、眷恋家乡。他对于生养他的故乡陕西充满了赤子之情,对那片黄土地心里一直充溢着感念之情。

  平日,我们几乎三天两头热线联系,或商量事,或对某部作品交换意见,或讨论某个问题,有时电话里聊聊天。每每电话铃声响起,我一接,便听见:“进拴,我抒雁”,如今,这亲切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十几年来,我们情深义长,万万没有想到,过早地失去了这样一位好老师、好朋友!你说,我如何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一个从黄土地、从八百里秦川农家走出来的诗人、歌手,地歌唱了一生。如今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小草”永远在歌唱!他的抒情歌声会永远在读者心中回荡。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山,美人河》《六十岁说》《童趣儿》《人间真情》《命运》《我的鳌头》《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壮歌风云路》《月是故乡明》《岁月芬芳》《新城美韵》《乡情老更深》等六十余部。多篇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发表并获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